学训赛丨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劳动教育为引领,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

【作者: | 发布日期:2022-04-28 | 来源: | 浏览次数: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围绕学校“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办学特色,探索形成了“四融合、二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成熟规范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可以通过较为灵活的方式育人,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第一课堂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补充。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通过实践探索,把实践技能训练作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推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学、训、赛”三位一体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

图片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根据《“辰林杯”第十三届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专业技能运动会实施方案》,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加大开放性实验室的数量及开放时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院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和养成教育。

实践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的桥梁和手段,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积极推进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实践的有机融合。

图片

同时参加专业实训实践,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经历劳动过程、出力、思考,可以感受体会劳动应有的尊严和幸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正是以劳动教育为引领,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重视学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

图片

图片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高频率、全覆盖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如车工、铣工、机械创新大赛、成图大赛等竞赛。将大学生实践项目与实验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实践育人理念,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第二课堂还会给予相应学分置换进行鼓励,构建具有学院的特色实践育人体系和模式,丰富第二课堂方式和内容。

目前,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专业性竞赛报名备赛,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正逐步增长,使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效果,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将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编辑:梁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