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智造青年讲述家乡红色故事第014期 ——无盐汤见证军民情深

作者: 时间:2021-07-23 点击数:

 








本期党史故事讲述人
















徐辰达,20本机械二班学生,来自赣州他,自幼听着爷爷辈们的革命故事长大,对革命烈士有着深深的敬仰之情,今天就由他,带我们走进赣州,走进无盐汤的故事。
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家家户户习惯吃“无盐汤”——做汤不放盐。这一习惯,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场“盐荒”,它见证了一段军民情深的艰苦岁月。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意图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苏区物资本就匮乏,加上区域内不产盐,重重封锁之下,就闹起了“盐荒”。一时间,盐成了“奢侈品”。当时,一块大洋在白区能买到七斤盐,在苏区却买不到相当于这块大洋自身重量的7钱3分盐,被称为“盐顶七钱三”。
无奈之下,苏区对食盐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党员干部每月食盐配给为4两,红一方面军主力作战时的配给是每人每天8分。然而,即便这样低的配给数额也经常无法达到。可盐是生活必需品,缺了它,人不仅身体乏力,还会生病,甚至可能丢掉性命。因此当时苏区很多人,都出现了头发变白、四肢无力、晕厥等现象。许多战士和群众长期缺盐而身体浮肿,伤口不易愈合,红军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获取食盐,红军想尽了办法:湿衣浸盐、棺材偷运

危急之下,深明大义的宁都人民,深知红军是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军队,所以纷纷刮干净了自家的盐罐子,把食盐送给红军。他们提出“炒菜少放盐、蒸汤不放盐”,硬是从牙缝里把珍贵的食盐省下来,全部用来支援前线。而自己吃饭就只能从老屋墙上、地窖等地方割取硝土,用土法熬制硝盐替代食盐。
“这种土法熬制的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还有毒,但总比没有盐好。”宁都人龚远生说。他的父亲龚有礼是一名老红军。“小时候,我们要是因为吃不好,抱怨、发脾气,父亲就会生气地说,自己有多少战友连这个都没吃过就牺牲了。”
这种缺盐的历史滋味深深烙进老红军的记忆中。“不管在哪里,家里一直就有做汤不放盐的习惯。”郭凤林的父亲郭春福1931年在宁都加入红军,参加过长征,后来留在陕西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返回家乡宁都工作。郭凤林说,父亲自离家至归来,几十年下来做汤从不放盐。
如今,宁都人依然有滋有味地喝着“无盐汤”,城里乡下,不管是餐馆,还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端上餐桌的都是热气腾腾的“无盐汤”。他们喝的是清淡的汤,传承的是当年苏区军民的情。宁都人守着碗里的清淡,犹如他们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像汤一样清澈见底的本色和淡泊低调的品味。这种本色和品性,从文乡诗国的厚重文化和革命战争的血与火中沉淀而出,历久弥新。
一碗无盐汤,映出历史的由来,映出我们来时的路。这条路,是信仰之路。这份“盐”,给红军以力量;这份“无盐”,则昭示着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电话:0791-83652596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