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文件 | 通知公告 | 评建动态 | 评建知识 | 他山之石 | 评建简报 | 友情链接 
 

 

   
 

 

​关于印发《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http://www.jxcsedu.com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4-23


关于印发《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狠抓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强力推进教育强省战略,经研究同意,现将《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校贯彻执行情况,请及时报省教育厅高教处,联系人:王允,联系电话:0791-86765167,邮箱jxgjc@qq.com。

江西省教育厅

2019年4月19日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要求,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促进我省本科教育全面振兴,推动我省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狠抓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和江西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总体目标

2022年,“以本为本”牢固树立,“四个回归”全面落实,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成,高校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加速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向纵深,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教师育人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效显著增强,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形成具有江西特色、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构建教育现代化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3.基本原则

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高校办学全方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德育为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分类指导,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发挥办学优势,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需求,助力产教深度融合。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完善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在高校学科专业、人员编制、“引育培用”、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内部治理、监管服务等方面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根红土地办大学

4.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在高校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师生员工在高校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高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开展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自觉维护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5.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进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建设,全面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用好“红色文化教材”,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设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实施五年一轮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全员轮训,打造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易班·映山红”网站建设,深化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测评指标体系。

6.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和审美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健全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管理机制,建设高校美育联盟,加强高校美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做好音体美大学生支教工作。

(二)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

7.着力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把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主要抓手。结合教育部实施的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主动谋划、提前布局,分批建设400个左右定位明确、建设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的省级一流专业点。

8.继续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在总结第一轮省级专业综合评价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评价指标,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过程,启动第二轮省级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一流专业建设。充分考虑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

9.努力建设特色专业。各高校要编制本校专业建设规划,适应江西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动布局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以及儿科、学前教育、养老护理等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依据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不断加强专业基础条件,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

(三)加快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堂革命

10.加速一流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要求,制定我省一流课程建设方案,建设省级一流课程500门左右,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完善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跨校选课,继续实施课程共享计划。统筹协调推动跨校合作分类建设课程,实现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建设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管理平台,培育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各校结合实际,制定一流课程建设方案,大力支持建设一批一流的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11.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开展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和智慧校园等硬件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智慧+教学”。

12.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发挥教学督导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把督导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要推动课堂教学公开,建立听课和巡课制度,组织校内名师和优秀教师重点听取青年教师和教学相对薄弱教师授课情况,帮助提高授课水平。

(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实施卓越计划

13.推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开放实验室、搭建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结合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进入科研团队,鼓励老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用于本科教学。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验教学标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和质量。

14.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争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制定《江西省关于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意见》,加大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开展协同育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继续办好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等活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

(五)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打造“双创”特色

15.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创客+”慕课。注重创新创业导师培训,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共享。

16.发挥学科竞赛引领作用。主办好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着力办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为乡村振兴服务。打造一批创新创业专门课程、专创结合课程和思创融合课程,开好“国情大课”和“思政大课”两门大课,注重签约项目的落地落实,实现“互联网+”大赛从“赛项目”向“赛育人”“赛转化”转变。把江西高校打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高地。

(六)推动国际合作教育,扩宽国际大视野

17.进一步开放办学。创造条件支持高校学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学习交流。努力拓展高校外部办学空间,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育人,积极吸引国际知名高校来赣开展合作办学,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8.办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利用好国际合作创新研究院的特殊政策,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利用他们带来的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四自”新学生

19.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探索实行荣誉学位,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完善学分互认机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鼓励学生跨校、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以利学生以多种方式获得学分。

20.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全面取消清考。强化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的评价导向,强化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实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成绩考核,规范平时成绩评定依据,推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考分离,推广非标准答案考试。

21.强化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积极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实习质量过程管理,完善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监管和质量监管。健全学业指导和退学制度,对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预警,加强帮扶,对于确实不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要引导其转入合适专业学习,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成长良好氛围。

(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四有”好老师

22.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推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地见效。制定师德违规行为处理指导意见,建立全省“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和“全省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制度,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问题。完善教师师德师风信用体系,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3.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大力推动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第一线,实现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建立高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情况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加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完善青年教师上讲台的准入制度。

24.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绩表彰和奖励制度,继续开展“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实施保障

25.加强组织领导。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省教育厅将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各高校办出特色水平,积极融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等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建设,加速推进共青科教城共享、共建、共发展。

26.建设质量文化。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大学的首要指标,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以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省教育厅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年度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提出各高校本科教学整改意见。

27.落实主体责任。各高校要承担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主体责任,自觉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的部署,提出本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规划。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严格遵循“三个不合格”和“八个首先”。要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责任层层压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要切实认识到教师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关键,加强保障。

28.强化支持保障。各高校要积极增大本科教育经费投入,引入各种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入本科教育,逐步提高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对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教学项目要按要求予以经费保证,加强经费绩效考核,保证经费真正用于本科教育。

29.加强安全保障。健全完善高校教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教育教学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实验室安全防控建设标准,落实教学(实验)期间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完善校外实习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实习学生安全教育,严格落实校外实习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30.加大总结宣传。各高校要在师生中开展广泛的宣传,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要及时总结本科教育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为全面振兴我省本科教育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