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廖竹生:身残志坚的“励志哥”

作者: 时间:2022-04-13 点击数:

廖竹生,男,汉族,1997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村民。

在江西省宁都县,24岁的残疾青年廖竹生,已经成为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精神象征。1997年,廖竹生出生在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双手手腕先天畸形、无法伸直,但靠着坚强的意志,实现了学习生活自理。他坚持着对自己的承诺,从连累家人的“拖油瓶”,成长为脱贫致富的“励志哥”。他信守着对贫困残疾群体的承诺,带领他们电商创业闯新路,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他践行着对家乡的承诺,本有能力往大城市发展,却甘愿为乡村振兴做颗“小红薯”。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带动一方人。在廖竹生的世界里,奋进逐梦的信念,是他逆风飞翔的翅膀。通达沃野的网线,是他孜孜探索的足迹。

奋斗的信念伴我逆风飞翔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给我一双翅膀,我想要飞翔,冲破命运的阻挡,追逐生命的阳光……”在廖竹生24年的成长路上,始终有一双信念的翅膀,指引他攻克一道道难关,向着奋斗的人生勇往直前。

廖竹生1997年出生在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双手手腕先天畸形、无法伸直,时常遭人捉弄和嘲讽,这让他心里很自卑,觉得自己是社会的累赘。可看到父母为了供他和3个弟弟妹妹生活,早早地两鬓花白,面庞布满愁云,他的心里比承受身体残疾更加痛苦。他暗下决心:“我是家中长子,必须强大起来,让全家生活早日改善,绝不做父母的‘拖油瓶’。”

靠着坚强的意志,廖竹生开始学习生活自理。“我双手不灵活,就把事情提前做、重复做,做得不比别人差。”廖竹生记得,为了能够独立吃饭,他失败了很多次,但尝试了更多次。当他第一次颤悠悠拿起筷子时,一旁的父母并不说话,眼角却泛起泪花。渐渐地,廖竹生克服了穿衣、洗澡等难题,还能干简单的农活。同学们也慢慢接受了他,他的学习成绩也慢慢赶了上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初三那年,廖竹生的母亲托人给他捎来了15元生活费,打开一看,全是沾着泥巴的一元、五角叠起来的零钱。廖竹生躲在校园的角落里伤心地哭了,随后把脚一跺,擦干眼泪告诉自己:“我要早日自食其力,减轻父母的负担。”

初中毕业后,廖竹生瞒着父母填报了宁都县技校,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把更多的读书机会留给弟弟妹妹。鲜有机会接触互联网的他,从零开始学起,周末向班主任借钥匙泡在机房反复练习,跟上了其他同学的节奏,最终以优异成绩从技校毕业。他满怀信心去找工作,却四处遭遇闭门羹,原因都一样,“你做不了这样的工作。”

一次次的碰壁并未让廖竹生消沉,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定会有机会。

2015年,转机来了!驻村帮扶干部来到廖竹生家宣讲政策:“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尤其是残疾人的脱贫问题,县里将组织免费电商培训班,不知小廖感不感兴趣?”

18岁的廖竹生听后非常兴奋,立即填表报名,成为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的一员,获得了就业培训合格证书。在政府的帮扶下,他进入宁都电商产业园工作,开设了一家布鞋分销网店,第一个月就赚到近3000元,抵得上父亲卖一年红薯的收入。

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廖竹生更加自信,刻苦学习钻研,考取了平面设计师证和电商美工讲师证,尽快摘掉贫困帽成为他奋斗的下一目标。

带领残疾人插上电商脱贫的翅膀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廖竹生深知这一点。初涉电商小有成就后,他就想着:能不能聚合一些身残志坚、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大家携手创业,插上电商翅膀,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翱翔。

2015年9月,宁都县第一期残疾人电商培训在该县电商园举行。其间,廖竹生和参训人员讨论电商,大家觉得鼠标动一动、指尖滑一滑、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是胡扯。廖竹生便拿出自己从事电商半年来的订单和营业额,顿时激发了大家的创业热情。接着,他又趁热打铁:“虽然我们身体上有缺陷,但只要大家聚指成拳,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说干就干!培训结束后,廖竹生立即拉着几个残疾人朋友,组建了当地首个残疾人创业团队——励志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廖竹生熟悉电脑操作,便承担起图片制作、网页设计;曾北方年长,生活经历丰富,负责团队财务;肖石生有三轮车,负责到果园、市场调研;谢明生则主要负责网店的管理……一群残疾热血青年各尽其能,开启了人生的新尝试。

为了帮扶励志园发展,宁都县免费提供了办公场所和宿舍,为他们申请到15万元贴息贷款。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贷来的资金一开始全部收购了脐橙,由于大家对脐橙品质和市场行情不了解,大量脐橙滞销。橙子边卖边烂,最后亏了好几万元。

“干脆就这样散伙算了。”看到伙伴们个个灰心丧气,身为“老板”的廖竹生作出承诺:“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我一定会带领大家把钱赚回来。”在他的争取下,经宁都县委县政府协调,电商园党支部拿出10万元资金,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

总结失败教训,廖竹生决定改变思路,转单一销售为综合销售,发展以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电子家电、服饰鞋帽为辅的多种经营模式。大家重新振作,运营日益上手,公司慢慢走上正轨,年营业额达到上百万元。一群原本靠政府救济的残疾人,如愿实现了脱贫致富,展现了自我价值。

在创业过程中,廖竹生始终以诚信为本,坚持不刷单、保证产品质量,不回避问题,第一时间为客人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2016年,由于天气、运输等原因,广东、浙江客户收到的赣南脐橙出现腐烂现象,廖竹生得知后,立即向客户补发或如数退款。2019年,赣南脐橙价格高,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时常面临货源紧缺的情况,有人便建议“用一些次果装进箱子里”“购买外地脐橙来代替赣南脐橙”,但廖竹生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赣南脐橙是赣州的金字招牌,我们必须守护好,不能赚昧心钱。”

在脱贫攻坚大潮中,宁都作为江西省网络扶贫重点县,成为全国网络扶贫工作推进会的现场。励志园的故事由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入选中央“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接受了中央领导的检阅,被中央网信办称为“全国8500万残疾人创业典型”。许多人了解到廖竹生的困难,有的买家想多付款,有的买家对他的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廖竹生婉拒了这些“额外”的关心:“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帮助,我相信只要诚实做人、本分做事,一定能取得成功。”

愿做乡村振兴的一颗“小红薯”

从连累家人的“拖油瓶”到年入十万、帮助1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的“励志哥”,廖竹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点赞,2019年先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中国好人”三个“国字号”称号。2021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廖竹生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在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神圣时刻,能够作为千千万万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接受最高规格的表彰,廖竹生感到无上荣光。他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会铭记总书记对赣南老区的深情厚爱,努力拼搏,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自力更生的廖竹生,说的最多便是感恩。多少次,他摸着胸前的党徽,心中一把火熊熊燃烧:“我要帮助更多的人,不愧对组织的培养。”经反复思考商议,他发起“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户”的模式,助力家乡农户销售农产品。

模式虽好,融资过程可谓艰辛,最终励志园团队筹得30万元启动资金。在洽谈脐橙基地时,不少农户看到廖竹生他们是残疾人,觉得心里没底。廖竹生与团队成员商量,决定一次性先付3年租金,用诚意打动了农户。励志园与多个种养基地与签订采购协议,形成产业联盟,带动了村民就业,团队也由组建之初的5人扩展到16人。

近年来,农村电商在赣南大地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廖竹生担任了宁都电商园的兼职讲师,为培养电商人才助力;开设了设计工作室,承接电商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和推广、代运营等。2020年起,他鼓励励志园的成员们另立“门户”,根据各自所长,在不同领域回馈社会。廖竹生的“名人”效应也得以显现,受邀前往北京、广东、福建、海南等地从事带货直播。无论身在何方,他都会着重推介赣南脐橙、柚子、茶叶、白莲、黄椒等特色农产品。

“有句农谚叫‘栽上红薯秧,一棵收一筐’。”廖竹生说,乡村振兴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大有可为的舞台,他愿做一颗“小红薯”,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参与家乡发展。通过互联网,赣南土特产飞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这件事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乡亲们的小康梦。他会用心地栽种、施肥,让质朴的土地开出芬芳的电商花朵。

如今,走马赣南城乡,村民在田间地头现场播报,基层干部上直播间代言吆喝,网友分秒必争“云上”下单,快递小哥快马加鞭线下送达……这一切,与“廖竹生们”的努力息息相关。2021年,廖竹生再次踏上创业之路,新公司正在装修,一幅新的蓝图正在他脑海里绘制。“让更多人发展电商增收致富,始终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承诺。”

廖竹生,这位24岁的残疾青年,用他的勤劳、务实、担当,为人人享有出彩机会的伟大时代写下了精彩的注脚。他说,他还很年轻,还有很多事情要挑战。他会一直在路上,只要有梦想,一定能飞翔。

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自强模范、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