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课程思政之内涵与实践”主题会议学习研讨会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2-04-29 点击数:

4月25日,我院围绕“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课程思政之内涵与实践”主题会议开展了线上学习研讨会。该研讨会由胡杏根副院长主持,我院教研室主任以及骨干教师参与。此次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分别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集中讨论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难点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应对策略。研讨结果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结论一: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难点

付云娇与吴志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目前课程思政实施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去突破。

一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就目前课程思政的开展状况来看,部分专业课教师并不清楚课程思政的内涵,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如何将知识领域的“真”融入“善与美”?这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能够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回溯各个知识体系的初心,切实做到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看待科学知识。

二是难以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对每一位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每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目前很多教师难以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深刻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辩证法”。

这些难点既包括客观原因,也包括主观原因,这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为为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前提,因此,学校与教师需要着重把握和分析这些难点。

结论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应对策略

其他教师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是任课教师需要在思想上对课程思政给予高度重视。刘明钰认为课程思政,是育人的重要举措,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专业课上让青年学生接受思政元素教育,是每位老师要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任课教师本身对课程思政充分重视,要清楚课程思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努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是教师要在行为上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胡杏根认为不仅思想上需要重视,任课教师也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课堂思政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关系,老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否接受老师传递的东西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老师不止在讲知识,还在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其实是很难的,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感情纽带,学生愿意听老师的,这才能起到思政的效果。

三是教师需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马燕慧认为各专业类课程教育教学、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和“主战场”,必须深入梳理和准确把握各专业类课程教育教学、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有机结合其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资源,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王莉认为在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课程外,还需要重视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以思政课程为主导的课程思政,通过对各类课程蕴含的多样化思政元素的发掘、梳理、加工和提升,向学生传授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紧紧围绕价值引领,使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与会者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也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提供了解决思路。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