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重温3·18重要讲话精神 牢记铸魂育人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14 [来源]: [浏览次数]:

3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重温3·18重要讲话精神 牢记铸魂育人使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探讨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思政课建设创新举措,推动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高质量发展。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江星莅临现场指导,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座谈,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冰雁主持。

会议伊始,于院长带领大家重温了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随后,骨干教师代表吴志威谈到,思政课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潜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潜心钻研思政教学,努力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传承好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紧接着,青年教师代表牛羽欣表示,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六个要”的标准不断提升自己,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朝着“把理论讲透、把实践讲活、把改革讲清、把发展讲新”的方向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完成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学理的穿透力;另一方面,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要面向学生实际,着重关注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和难点,充分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载体,在教学中努力把传道、授业和解惑相结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知识,进而启迪学生自觉形成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

新入职教师邱紫徽认为,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操守;思政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案例分析等,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江星对以上老师的发言表示了肯定并指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院原则,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江书记提出工作要求:一、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提升思政课的政治高度。思政课教师要有过硬的本领,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底气、讲得更有自信、讲得更有情怀;二、坚持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挖掘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善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把思政课讲实、讲深、讲透,让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深刻、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视野更宽广、思维逻辑更加严密;三、坚持启智润心、身教为先,增加思政课的情感温度。讲好思政课需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来传递“温度”,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以深厚的情怀打动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四、坚持问题导向、盘活资源,提高思政课的靶向精度。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良传统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人工智能+”育人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